《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

2016/11/9 10:46:36

Category 读书笔记 Tag 思考,致富,励志

P123之后内容

知道不该做什么与该做什么同等重要。

世界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予你回报。

害怕部下超过自己。害怕部下可能会取代自己的领导者,实际上早晚会让恐惧成为现实。能干的领导者会培养接班人,并且乐意将此职位的任何细节托付给他。只有这样,领导者才可能分身兼顾多处细节,并能同时注意到多项事务。有能力托付他人事情的人所得到的报酬往往比事必躬亲的人得到的报酬丰厚,这是永恒不变的事实。

真正伟大的领导者不会邀功。他乐于将任何荣耀归于部下,因为他知道,多数人会因为赞赏和肯定而努力工作,而这超过了纯粹为金钱而工作的程度。

有能力的领导者会以鼓励而非威慑来领导部下。

能赢得官司的不一定是最懂法律的律师,而是对案子准备最充分的律师。

成功六条原则:欲望、 决心、信心 、毅力、智 囊团和精心策划。

七大积极情感:欲望、热忱、信心、浪漫、爱、希望、性

七大消极情感:恐惧、贪婪、嫉妒、迷信、怨恨、愤怒、报复。    首先要消灭的三个敌人:犹豫、怀疑、恐惧。 犹豫是恐惧的幼苗,犹豫会变成怀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恐惧!

六种恐惧:恐惧贫穷、恐惧批评、恐惧病痛、恐惧失去爱情、恐惧衰老、恐惧死亡。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就比较“幸运”,而有些在能力、教育背景、经历和智力等方面与之相当、甚至更优越的人则似乎注定伴随着不幸,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有个说法或许可以解释这个事实,即,每个人都有能力完全控制自己的意志,而借助这种控制力,很显然每个人都有可能敞开心胸,接受由他人脑中释放出来的游移不定的意念冲动,也可以紧闭心门,只接受自己选择的意念冲动。

自然使人与生俱来就能绝对控制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意念。假如所有的意念真的都有以实质对等物来表现自己的倾向(这的确是不容怀疑的事实),那么恐惧和贫穷的意念冲动,也就真的无法化为勇气和经济利益。

贫穷和财富之间没有折衷!通往贫穷和财富的路背道而驰。假如你想要财富,就必须拒绝接受任何导致贫穷的环境(此处使用的“财富”一词,是最广义的解释,它指的是经济、精神、心理和物质的资产)。通往财富之路的起点,就是欲望。


恐惧贫穷是一种心态,仅此而已!但它足以毁掉个人在所有工作中的成功机会。这种恐惧会摧毁人的理性,破坏想像力,扼杀自立,侵蚀热情,挫伤进取心,导致目标摇摆不定,助长惰性,使人无法自制;它使人失去个性中的吸引力,破坏准确思考的能力,转移专注力;它会控制毅力,使意志力荡然无存,毁掉抱负,混淆记忆,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招来失败;它扼杀爱,破坏心中的美好情感,阻挠友谊并引来各种各样的灾难,导致失眠、悲伤与不幸。尽管事实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斥着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且除了缺乏明确目标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横阻在我们与欲望之间,但是以上不幸仍会发生。

恐惧贫穷是六种基本恐惧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它高居榜首,因为它是最难控制的。对贫穷的恐惧产生于人类与生俱来、在经济上掠夺同伴的倾向。几乎所有比人类低等的动物都受本能驱使,但由于它们的“思考”能力有限,因此它们只会在肉体上彼此掠夺。人由于具备较优越的直觉,有思考和推理能力,不会杀食同类,而是从经济上“吞食”同类而获得更大的满足。由于人类如此贪婪,所以才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免受同类的威胁。

恐惧贫穷的症状

•凡事漠不关心。通常的表现是缺乏抱负;情愿忍受贫穷;毫无异议地接受生活提供的任何报酬;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缺乏主动性、想像力、热情和自制力。

•犹豫不决。容许他人代为自己思考。总是持观望态度。

•怀疑。通常的表现是故意掩饰个人的失败或寻找托辞和借口,有时表现为忌妒或批评别人的成功。

•焦虑。通常表现为对他人吹毛求疵、喜欢透支挥霍、不拘外表、蹙额皱眉、过度饮酒、紧张、缺乏镇定和自我意识。

•过度谨慎。喜欢探究所有的消极负面情况,不注重寻找成功的方法,反而考虑和谈论可能会有的失败。熟悉每条通往灾祸的途径,却从不寻求避免失败的计划。总要等待“时机适当”才将构想和计划付诸行动,结果等待成了永久的习惯。

•拖拉。习惯将早就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将足以完成工作的时间花费在编织托辞和借口上。这种症状与过度谨慎、怀疑、焦虑有密切的关系。只要能逃避,就拒绝承担责任。宁可妥协,不愿奋斗,不把困难当成进步的踏板,却向困难低头。


恐惧批评:人最初是如何产生这种恐惧的,没人能说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是高于一般形式的恐惧。作者倾向于认为恐惧批评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的一部分,这一点使他不仅夺走同胞的物品,还批评同胞的人格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众所周知,小偷会批评被盗者,政客不是通过展现自己的美德和才华,而是通过诋毁对手的名誉而获得职位。

聪明的服装业者毫不迟疑地利用人们这种对批评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正是人类的通病。所以,每个季节的服装款式都在变化。是谁决定着这些款式呢?当然不是服装购买者,而是生产者。生产者为什么经常变换款式呢?答案很明显。变换款式的目的是卖掉更多衣服。

恐惧批评会剥夺人们的主动性,推毁其想像力,限制其个性,夺走其自立,并以各种可能的其他方式害人。父母经常批评孩子,而给孩子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我有一位童年好友,他的母亲几乎每天都要打他,打完后总说:“到不了20岁,你就得进劳教所。”结果他在17岁那年进了劳教所。

批评是人们做得太多的一件事。每个人总有一大堆的批评,无论别人接受与否,他们都会免费奉送。最亲近的人经常就是最爱批评的人。任何家长如果通过不必要的批评而使孩子心中产生自卑,就应被为一种罪过(事实上它是情节最严重的一种罪过)。善解人意的雇主会凭借建设性建议,而非批评,来挖掘人们的最大潜力。父母也可在孩子身上获得同样的效果。批评会在心中种植恐惧或憎恨,而不会建立爱心和关怀。


恐惧批评的症状

这项恐惧几乎和害怕贫穷一样随处可见,对个人成就有同样的致命影响,主要是因为这种恐惧会摧毁主动性,扼杀想像力。这种恐惧的主要症状有:

•自我意识。通常的表现是紧张、害怕与人交谈、不敢见生人、手足无措、眨眼。

•不镇静。表现为声音失控、在他人面前紧张、体态不佳、记忆力差。

•没有个性。缺乏决断力、个人魅力以及明确表达意见的能力。无法公正面对问题,而习惯于逃避。对他人意见不加深思就随声附和。

•自卑。口头及行为上习惯表现出自我赞许,目的在于掩饰自卑感;使用“生僻字眼”以期给人留下印象,但经常并不了解那些字眼的确切含义;模仿他人的衣着、言谈和举止;夸耀虚构的成就,这一点有时会造成一种优越感的表象。

•奢侈。试图像有钱人一样花钱,但经常入不敷出。

•缺乏主动性。无法掌握自我提高的机会,害怕表达意见,对自己的构想缺乏信心,对上司的问题闪烁其词,言谈和态度犹豫不决,言行中暗藏欺骗。

•缺乏抱负。身心懒惰,缺乏主见,易受影响;人后批评,人前奉迎,习惯于毫无异议地接受失败,或因他人不满而中止工作;毫无理由地怀疑他人,行为言谈缺乏技巧,犯错误而不愿接受指责。


恐惧病痛

这项恐惧可追溯到身体和社会的遗传特性。它的根源则和恐惧年老和恐惧死亡的理由密切相关,因为它会把人带到“恐怖世界”的边缘。人类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是一些令人不快的故事。同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某些不道德的人,通过提醒人们对病痛的恐惧而从事“出售健康”的生意。

主要说来,人害怕病痛,是因为心中对死亡可能带来的后果产生了恐怖印象。此外,病痛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令人恐惧的原因。

据可靠的事实显示,对于病痛的恐惧,即使毫无理由,也经常会产生所害怕疾病的身体症状。

人类的心理作用真是强大而有力!它既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有大量证据显示,疾病有时始于消极的意念冲动。这种冲动可以通过暗示由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或者从一个人的内心产生出来。


恐惧病痛的症状

•负面的自我暗示。习惯于消极地利用自我暗示,总是寻找并预期找到各种疾病的症状。

•自怜。习惯用想像的疾病引人同情(人们经常用这种伎俩逃避工作)。

• 放纵。习惯利用酒或毒品消除头痛、神经痛等痛苦,而不寻找病因并根治。


失去爱情的恐惧

对失去爱情的恐惧或许要追溯到石器时代,那时候,男人要靠蛮力窃取女人。至今他们还在窃取女人,只是技巧改变了。现在他们不用暴力,而改用劝诱方式,许之以华服、名车和其他比体力更有效的“诱饵”。男人的习性与文明曙光出现前别无二致,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女人比男人更易感受到这种恐惧。这很容易理解。


恐惧失去爱情的症状

• 忌妒。习惯毫无根据地怀疑朋友和亲人。常常毫无道理地指责妻子(或丈夫)不忠。通常对人心存怀疑,不信任任何人。

• 挑剔。习惯于因为小问题或毫无理由地挑剔朋友、亲人、同事和所爱的人。

• 赌博。习惯以赌博、偷窃、欺骗或冒险方式用金钱换取所爱之人的欢心,认为爱情是可以购买的。习惯于透支或借贷,购买礼物给所爱的人,以博得好印象。表现为失眠、缺乏毅力、意志软弱、缺乏自制、缺乏自立和脾气暴躁等现象。


恐惧年老

主要来说,这种恐惧有两个来源:第一,认为老年将导致贫穷;第二,也是最普遍的来源,是过去错误而残酷的教训。

对老年的恐惧中,有两个非常传统的理由:一是出于人对同类的不信任,因为他人可能攫取他所有的世俗财产,另一种原因在于他心目中对死后世界的恐怖印象。人老后,普遍会有病痛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恐惧年老的原因。


恐惧年老的症状

•早衰。约40岁左右—心理成熟的年龄—就开始行动迟缓并产生自卑感,错误地认为自己因为年龄的增长正在失去自我。(其实,40—60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身心两方面都是如此。)只因自己四五十岁了就习惯心存歉意地提到自己“老了”。相反,一个人应该因为到了这个充满智慧和领悟的年龄而心存感激。

•不思进取。错误地认为自己太老,而扼杀了进取心、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故作年轻。40岁的人习惯追求年轻人的服饰和爱好,经常只会招来朋友与陌生人的嘲弄。


恐惧死亡

对一些人来说,这是所有基本恐惧中最残酷的一种。

原因很明显。数亿年来,人类一直在问:“来自何处?”和“去向何方?”这是两个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来自何处?该往何处去?所以说,对“来生”的无知,是产生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

组成这个世界的只有两种东西:能量和物质。根据基础物理,我们知道物质和能量(人类已知的两个仅有事实)都无法被毁灭。

如果生命是一种东西,那么它就是能量。如果能量和物质都无法被毁灭,那么生命也是如此。生命就像其他能量形式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化或变化过程传递下去,但无法被毁灭。死亡只是一种转化而已。

如果死亡不只是改变或转化,那么死亡之后就只是漫长、永恒和宁静的睡眠,而睡眠无需害怕。所以,你可以永远地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恐惧死亡的症状

•这种恐惧的总体症状为:习惯于考虑死亡,而不能尽享生活,这通常是因为缺乏目标或没有合适的工作所致。这种恐惧经常出现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但有时年轻人也经常会想到死亡。

克服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就是追求成就的炽烈欲望,支持此欲望的就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忙碌的人无暇想到死亡。恐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健康状况不佳、贫穷、没有合适的工作、爱情失意、精神错乱。


忧虑


忧虑是因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心态,它的作用缓慢而持久。它阴险而狡猾,一步步地“渗透进来”,直到使人丧失健全的理智,毁掉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忧虑是犹豫不决引起的持续性恐惧,因此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心理状态。不安定的心是无助的。犹豫不决造成不安定的心态。大部分人缺乏果断决策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一旦下了决心,采取了明确的行动,我们就不会为面临的情况而忧虑。

有一次,我会见了一个在两小时后即将接受死刑的人。这个死刑犯是和他一同关在死牢的8个人中最平静的一个。他的平静不由得让我问他,知道自己不久将面对死亡,是什么样的感受。他带着一种自信的微笑告诉我:“感觉好极了。试想,兄弟,我的困扰马上就要结束了。为了衣食而奔波真的很辛苦。很快我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了。自从确知必死的时候开始,我就感觉如释重负。那时我就决定要心情愉快地接受它。”

决心让这个人辞别了命运!决心也可以让一个人拒绝接受逆境。

六种基本恐惧会通过犹豫不决转化为忧虑。如果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能使自己永远免于死亡的恐惧;如果下决心无忧无虑地靠所得财富生活,就能消除对贫穷的恐惧;如果决心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做法或说法,就可以战胜对批评的恐惧;如果下决心不再视年老为障碍,而视为一项会带来年轻时所没有的智慧、自制和领悟的一大幸事,就可以消除对年老的恐惧;如果下决心忘掉病症,就可以免除对病痛的恐惧;如果下决心在必要时过没有爱的生活,就可以控制对失去爱的恐惧。

只要下决心,去认识生活中其实没有一样东西值得付出忧虑的代价,就能消除忧虑的习惯。有了这种决心,就能产生内心的镇定与平静,带来幸福的平和心态。

心中充满恐惧的人不仅会毁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还会将这些破坏性震波传给接触他的人,同时也会毁了他们的机会。


破坏性思考的害处

恐惧的震波会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传播的速度就像人的声音从广播站传到收音机的接收装置一样。口头表达消极或破坏性思想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会得到

那些破坏性言语的“反作用”。单纯的破坏性意念冲动,如果没有经过言语的表达,也会以不只一种方式产生“反作用”。首先,而且或许也是最该记住的一点是,释放出破坏性意念的人一定会因创造型想像力的破坏而遭受损失。其次,心中出现破坏性情绪会导致憎恨别人,并将他们视为敌手。喜欢或释放消极思想的第三个伤害来源是,这些意念冲动不只对他人有害,也会蕴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并在潜意识中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有权在其中注入自己选择的任何意念冲动。你有这种特权,也有责任以建设性方式使用它。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意志,也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影响、指引并最终控制自己的环境,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你也可能忽视了这种特权的使用,因此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情况”海洋,而你自身就像海浪中的小木屑,随波逐流,漂无定所。



魔鬼的工作室


成为巨富的人总是使自己避开这种邪恶力量,而贫穷者则从没做到这一点。任何行业中想取得成功的人必须随时准备抗拒这种力量。假如你是为了致富而读本哲学,就应该仔细审视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易于感染消极影响。如果你忽视了自我分析,就将丧失实现欲望目标的权力。

你可以很容易地免受公路强盗的袭击,因为法律提供有组织的合作以保障你的利益,但“这第七种邪恶力量”更难控制,因为它总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袭击你,包括在你熟睡和清醒时。此外,它有无形的武器,因为它纯粹是一种状态。这种邪恶力量之所以是危险的,还因为它会以众多的不同方式发动攻击。

如何防御消极影响

要对抗消极影响力,无论这种影响是自己造成的,还是周围消极情绪者的行为导致的。要知道自己有意志力,并经常使用它,直到在你心中筑起一道对抗消极影响力的免疫围墙。

要知道,你和其他人一样,在天性上都是懒惰、冷漠,易于接受与自己弱点一致的暗示。

人在天性上容易受六种恐惧的影响,并形成想要对抗这些恐惧的习惯。

消极影响力经常会通过潜意识对人起作用,因此很难察觉,还会使人紧闭心门,以对抗所有以任何方式打击或挫伤你的人。

清理你的药箱,丢掉药瓶子,别再考虑感冒、疼痛、不适和想像中的疾病。

刻意与能影响你、让你为自己思考和行动的人为伴。别期待麻烦困难,因为它们常常不会让你失望。

无疑,人类最普遍的弱点,是习惯于敞开心灵接受他人

的消极影响。这项弱点非常危险,因为大部分人感受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而许多体会到它的人则忽略或拒绝纠正这个问题,直到它最终成为日常习惯中不可控制的一部分。


你惟一能绝对掌控的东西

你能绝对掌控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你的意念。在人类已知的事项中,这是最具意义和鼓舞力量的,它反映了人类享有的神圣特权。这项神圣的特权是你控制自己命运的惟一途径。如果无法掌握自己的意志,那你一定也无法控制任何其他事物。假如你一定要轻率地处理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它只是物质上的东西。意志是你的精神财富!

有消极思想的人曾企图使爱迪生相信自己造不出可以录制和播放声音的机器,“因为,”他们说,“没有人制造过类似的机器。”爱迪生不相信他们。他知道“人可以创造出任何他能想像出来的东西”,正是这种认识,使爱迪生的智慧高于常人。

福特在底特律的街道上试验他制造的雏型车时,心存怀疑的人轻蔑地嘲笑他。有些人说,这种东西决不实用。有些人则说,没人会花钱买这种玩意儿。福特说:“我一定要造出实用的汽车。”他做到了!追求巨额财富的人要记住一点,福特和多数工人之间惟一的不同是:福特有意志,而且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其他的人也有意志,但他们却不努力控制自己的意志。

意志控制是自律和习惯的结果。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意志,它们就会控制你。二者互不妥协。控制意志最实际的办法就是让它保持一个忙碌的习惯,让它为了既定目标而忙于付诸行动计划。研究一下成功人士的记录,你就会注意到,他们掌握了自己的意志,此外他们还应用这种控制力,并引导它实现明确的目标。没有这种控制力,就不可能成功。

55种常用的“假如”托辞

不成功的人有一个显著的共性。他们知道所有失败的原因,而且也都有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托辞来为失败辩解。

这些托辞有些很聪明,有些则有事实可供验证。但托辞不能当做金钱来用。世人只想知道一件事—你成功了吗?

1.假如我没有成家⋯⋯

2.假如我有足够的能力⋯⋯

3.假如我有钱⋯⋯

4.假如我受过良好教育⋯⋯

5.假如我能找到工作⋯⋯

6.假如我身体健康⋯⋯

7.假如我有时间⋯⋯

8.假如赶上好时代⋯⋯

9.假如别人能理解我⋯⋯

10.假如周围的情况不是这样⋯⋯

11.假如能重活一遍⋯⋯

12.假如我不在乎“他们”怎么说⋯⋯13.假如过去我能有机会⋯⋯

14.假如现在我能有机会⋯⋯

15.假如他人没有对我“怀恨在心”⋯⋯16.假如没有什么能阻碍我⋯⋯

17.假如我能更年轻⋯⋯

18.假如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19.假如我生来富有⋯⋯

20.假如我能遇到“贵人”⋯⋯

21.假如我具有别人的才能⋯⋯

22.假如我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23.假如我抓住了过去的机会⋯⋯

24.假如没有人刺激我⋯⋯

25.假如我不用料理家务、照顾孩子⋯⋯26.假如我可以存点钱⋯⋯

27.假如老板赏识我⋯⋯

28.假如有人能帮我⋯⋯

29.假如家人理解我⋯⋯

30.假如我住在大都市⋯⋯

31.假如我现在就能开始⋯⋯

32.假如我有空⋯⋯

33.假如我有某人的个性⋯⋯

34.假如我不这么胖⋯⋯

35.假如别人知道我的才能⋯⋯

36.假如我有“运气”⋯⋯

37.假如我能摆脱债务⋯⋯

38.假如我没有失败⋯⋯

39.假如我知道怎么做⋯⋯

40.假如没有人反对我⋯⋯

41.假如我没有这么多烦恼⋯⋯

42.假如我嫁(娶)对人⋯⋯

43.假如人们不这么笨⋯⋯

44.假如家人不这么奢侈⋯⋯

45.假如我对自己有信心⋯⋯

46.假如我不是时运不济⋯⋯

47.假如我不是生来命运不佳⋯⋯48.假如事情该怎样就怎样⋯⋯

49.假如我不用这么辛苦地工作⋯⋯50.假如我没有损失钱财⋯⋯

51.假如我住在另一个社区⋯⋯52.假如我没有“过去”⋯⋯53.假如我有自己的事业⋯⋯54假如他人肯听我说⋯⋯

55.假如⋯⋯这是所有假如中最重要的一个⋯⋯

假如我有勇气面对自我,就能找出自己的毛病,并加以改正,那么我就可能有机会从错误中受益,并从他人的经验中学到一些教训,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些毛病。假如我曾经多花时间分析自己的弱点,少花时间寻找托辞来掩饰弱点,现在早就达到理想的个人境界了。

寻找托辞并以它来为失败辩护,这是所有的人都乐此不疲的习惯。这个习惯自古有之,而且是成功的致命障碍!那为何人们还要死守着这些托辞呢?答案很明显。他们守护着自己的托辞,因为这些托辞正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一个人的托辞就是他自己想像力的产物,而保护自己思想的产物(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

编造托辞是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习惯是很难破除的,尤其当它们可为我们的行为提供辩护时更是如此。“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我。被自我征服则是最耻辱和最不可救药的。”当柏拉图说这番话时,他已经明白了这一真理。

一位哲学家也有同样的见解。他说:“我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大部分丑恶,竟只是我自己本性的反射,这让我惊讶不已。”

“我实在百思不得其解,”艾伯特·哈伯德说,“为何人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刻意制造托辞、掩饰弱点来愚弄自己?假如把时间用在别处,同样的时间足以用来克服弱点,这样,也就不需要托辞了。”

“生命就像一盘棋,你的对手就是时间。假如你举棋不定或棋风懒散,你的棋子将被时间吃掉,因为时间对手不会容忍你的犹豫不决。”